• 1
  • 2

分类导航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进入通水倒计时

时间:2013-05-29 09:37:37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黄淮海流域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一地区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不得不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及生态用水,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态恶化,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第一次前瞻性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并反复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工程方案日趋成熟。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从此拉开序幕,这也标志着千百万人翘首期盼半个世纪的调水工程开始从设想走向现实。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从长江上、中、下游分西线、中线、东线“三线”调水,形成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通的“四横三纵”的南水北调总体工程布局。工程建成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保障目标。

  江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东线工程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区三江营段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新拓浚运西线河道为输水线路,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4个湖泊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在山东省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输水干线总长1156公里,建设13个梯级站,全线最高处东平湖水位与长江水位差约40米,抽水总扬程65米。其中,江苏境内输水干线404公里,建设9个梯级泵站,扬程40米左右。一期工程抽江规模由现有的4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5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6亿立方米,形成向山东半岛和黄河以北各调水50立方米每秒的工程能力。东线工程的主要供水目标是补充沿线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业用水,同时改善淮北乃至北方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条件。还可利用调水工程设施,提高沿线易涝地区的排涝能力,提升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工程。

  东线工程江苏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调水工程和治污工程两大部分,工程总投资183.8亿元左右。其中调水工程总投资124.6亿元,主要用于扩建运河线调水工程,新建运西线调水工程,新建改造18座大型泵站,扩展疏浚5条输水河道,同时,实施里下河水源调整、洪泽湖和南四湖蓄水位抬高影响处理工程,形成以运河线为主线,运西线为辅线的双线输水格局;治污工程总投资59.2亿元,结合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26座,建设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等市截污导流工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源治理和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等。通过实施治污工程,保证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类的标准。

  东线江苏段工程具有五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输水线路长。江苏段两条调水线路总长达1000多公里,工程涉及江苏省徐州、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宿迁6市,24个县(市、区)和3 个农场。通过京杭大运河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三大湖泊,沟通长江、淮河、沂沭泗三大流域水系,并以大型泵站群为动力,将提水、蓄水和输水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跨流域、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二是供水规模大。全线新建、改造18座大型泵站,总装机容量达21万千瓦,江都站的抽江能力达到500立方米每秒,规划抽江规模最高年份达到157亿立方米,相当于正常年景5个洪泽湖、25个骆马湖的蓄水量。三是水质要求高。根据“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江苏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以14个控制单元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截污导流工程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102项治污项目,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类水标准。四是综合效益好。按照流域与区域统筹兼顾,水资源与水安全、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设计原则。江苏段工程在保证跨流域调水目标的同时,将显著提高苏北地区城乡供水、农业灌溉和防洪排涝的工程能力,有效改善沿线水生态环境和京杭运河等骨干河道水运能力,充分体现工程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五是体制机制新。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和用水户参与”的体制原则,江苏省政府建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决策部署,下设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成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承担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南水北调江苏段主体工程投资来源为国家拨款、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银行贷款。

  江苏作为东线源头,经过11年艰苦奋战,目前,运河线和运西线两条输水线路已全面建成,具备全线试通水条件。建成的工程在过去几年中多次投入防洪排涝和抗旱调水,累计翻水90多亿立方米,为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5月底,江苏段调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占批复总投资124.6亿元的94%。治污规划102个项目已经全面建成发挥效益。14个控制断面6项指标均值达到地表水类标准。

  在11年的工程建设中,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和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紧紧围绕“质量优良、投资节省、资源节约、技术创新、运行可靠”的要求,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坚持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突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工程质量和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经过各参建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数万名建设者的顽强拼搏、风雨兼程,提前半年建成江苏段工程,工程投资有效控制,建成泵站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如期实现“工程率先建成通水、水质率先稳定达标”的总体目标。

  “三先三后”打造清水走廊

  江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地区,能否如期、稳定调出合格清水,直接关系这一国家战略的成败。为保障调水水质,江苏根据“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把节水、治污、生态环保与调水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总体原则下,结合实际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控制单元治污实施方案》,确定治污项目共102个,总投资59.2亿元,其中,工业点源项目65个,污水处理厂26个,综合整治项目6个,截污导流工程5个。

  截至目前,治污规划102个项目已经全面建成发挥效益。14个控制断面6项指标均值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江苏省组织实施的158个深化治理项目中,目前已有70%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三分之一的项目已经建成发挥效益。沿线水环境自动监测工程也基本建成,干线排污口门清理关闭工作全面完成。

  借鉴太湖治污经验,南水北调重要断面及沿线重要支流实施水质考核“河长制”,由所在地党政负责同志担任“河长”。沿线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的治污工作机制。徐州市为强化断面达标工作,实行了水质达标区域补偿制度和重点断面达标风险抵押金制度;扬州、淮安等地建立了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执法。省环保、发改、财政和南水北调办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南水北调东线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了150多次的现场督查。

  南水北调源头扬州市还制定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功能保护规划,完成江都垃圾填埋场迁建工程,搬迁关停了一批污染企业,建成生态防护林1万多亩,严格保护三江营调水源头区水质。按照“尾水有槽、清水有路”的思路,在已建截污导流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清水廊道”建设,新增新沂、丰沛、睢宁、宿迁等4项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科技创新建设精品工程

  作为继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惊世之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千年大运河承载新的使命。通过工程实施,江苏建成了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泵站工程积聚群,先后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专题研究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多项技术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水泵是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九级泵站的心脏,提高泵站的可靠性和效率,是江苏段泵站技术创新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江苏自主研发了3套大型贯流泵装置、4副水泵叶轮模型,研制了2种新型大型灯泡贯流泵装置结构和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提出泵站结构抗振优化设计方法和安全评价,节省设备投资达9000万元以上。经鉴定,贯流泵装置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获2011年度水利部大禹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加大泵站优化调度及自动化技术研发力度,建立了泵站流道水力设计准则,优化泵站进、出水流道设计,使泵装置效率提高5%~10%;系统提出泵站优化调度模型,保证泵站高效稳定运行;研发环保型组合式叶片调节系统,解决了传统调节机构漏油污染水体的问题,更加节能环保。研究成果已在江苏段工程和国内大型泵站建设中广泛应用,有关成果分别获得2010、201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堆场占土利用效率,研发透气真空抽水装置,提出淤泥堆场优化设计技术,形成淤泥堆场底部排水、顶部排水及平面格栅排水三种快速泥水分离技术,以及透气真空和改进传统真空快速固结技术,总结提出泥水分离和快速固结技术施工工艺,共有4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金宝航道整治工程N1排泥场设计优化及综合处理,减少近四分之一占地面积,缩短占地时间一半以上,并在淮河治理荆山湖工程等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化利用。

  针对泵站工程结构复杂,尺寸变化大,泵送混凝土的干缩和温度影响往往造成结构薄弱环节产生裂缝的问题,在工程中开展了混凝土温控防裂及施工反馈应用研究,同时开展泵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有效提高泵站混凝土浇筑质量,成果获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针对多座泵站位于膨胀土地区工程特点,加强特殊地质条件泵站工程结构安全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膨胀土改良施工工艺;以皂河二站、邳州站为工程依托,开展了高地震烈度区泵站结构动力分析研究,提出能同时满足高地震烈度区泵站建筑物地基抗液化和防渗要求的方法,保证了泵站工程结构安全。

  东线江苏段工程赋予古老运河新的活力和使命,更是沿线城镇新的名片。为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综合作用,组织开展了江苏段工程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提出了构筑“运河文化线路、水利遗产廊道、景观游憩廊道、城镇经济廊道”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实现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文的和谐,为这一“优质工程、高效工程”更贴上了“优美工程”的标签。江苏段工程开工以来,为适应南水北调新的建管体制和运营体制,我省着力加强项目管理体系构建,创新建管模式,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单元控制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预算及价差、先期完成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等专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建设进度、投资、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和完建工程的高效管理。

  “三个安全”树立廉洁形象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加强规范管理和廉政教育是实现工程建设“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三个安全,构建和谐建设氛围的重要保障。

  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五项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新机制要求,先后制定了计划、设计、财务、招投标、质量、安全、合同等40多项建设管理有关办法,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建设每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为适应江苏段工程项目点多、分布散的特点,江苏利用网络平台成功开发研制了合同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流转支付,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实现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和征迁等关键环节的动态有效控制。主动接受招投标全过程的行政监督和纪检监察同步双控,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工程价款支付中,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审核程序,加强招标文件中有关支付和担保等商务条款的审查,从源头减少财务风险。

  工程建设中,江苏段工程各参建单位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和江苏水源公司与各截污导流工程项目法人、调水工程现场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与中层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年终对责任状和承诺书的履行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严格与评先和奖惩挂钩。

  江苏省纪委、监察厅专门成立了驻南水北调工程纪检监察工作组,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外部监察监督。“工程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制”的推行,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派驻制度的优势。在“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推进中,每个工地都配备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设置党风廉政举报箱,并分批组织参建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制订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梳理存在问题,严格制度执行,加强教育监管,警钟长鸣,树立了廉洁工程建设形象。

  “四项公开”保障移民安置

  搞好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工程的顺利实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江苏段征地拆迁工作涉及6个地级市、25个县(市区)、3个国营农场,工程永久用地4.3万亩,临时用地4.1万亩,共需搬迁人口近2万人。工程沿线各级政府坚持政策、标准、实物量、补偿资金“四公开”,阳光征拆,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根据规定,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我省特别设立了“移民监理”制度,监督政府征迁行为。工程开工11年来,共搬迁人口突破1.3万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诉求渠道通畅,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和越级上访事件。

  在征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宣传册等进行广泛宣传,各级明确拆迁部门,成立各种形式的包保组,深入各户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动员工作,将有关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方面的规定、文件、补偿标准等印发并宣传到被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单位及个人。

  建立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一户一卡表,由县级征地移民办公室统一填写,在卡上明确每一户的补偿项目、数量、补偿标准和兑付金额。通过公示并经群众认可的公示补偿项目和金额,签字后进行兑付,对专项设施迁建、企事业单位复建项目补偿资金兑付,与相应单位签订投资与任务包干协议,协议中明确拆迁、复建完成时间等具体要求。确认无误后,通过银行存单或存折,直接发放到拆迁户个人账户,避免过去拆迁时层层下拨资金。例如邳州截污导流工程征地中,发放时仅签字就需要经办人、监理人、纪检、银行审核人同时确认,从而杜绝了截留。

  为做好安置工作,对拆迁户,根据意愿,各镇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大部分进行集中安置,由镇村统一规划,设计户型,做好基础设施,群众选择户型自行建房。有的由镇统一建房、交钥匙。有的分散安置,由各村按规定划定宅基地,拆迁户自行建房。目前江苏段全线有80%以上的拆迁群众已搬入新居,不少安置区已成为当地生活的一个亮点